在中國,人才短缺現(xiàn)象已存在一些時日了,外國公司對此也早有領教。對他們來說,人才難找,但更難的是鎖住這些人。據(jù)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調(diào)查報告顯示,被詢問的80%的公司(它們多集中在北京和香港附近)正在招聘,希望找到合適的人才。但是結(jié)果是,供求關系懸殊,求遠遠大于供。 一名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分析師指出,大部分公司不再尋找初級勞動力。他認為,如果中國想在創(chuàng)造價值方面繼續(xù)攀登,必須在就業(yè)市場上接受更嚴峻的挑戰(zhàn)。 人才難找的另一個結(jié)果是工資提高。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2005年工資增長了13%。2006年秋季,中國的生產(chǎn)基地如廣東省將最低工資提高了18%。 風能裝置制造商Nordex10年前開始了中國業(yè)務。今年1月,這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chǎn)裝配基地正式投產(chǎn),計劃招聘200個職工。開始階段,140名職工到位,其中20名是德國人,他們是來進行指導的。Nordex遇到的問題不是他們找不到工人,而是工人為了僅僅多掙50元人民幣便會跳槽。這個問題許多德國公司在開始時都沒有注意到。 Nordex中國業(yè)務主管馮。沙佩爾說,中國職工抱著每年增長工資10%的希望來到這里。工資的附加費用提高很快,目前這一部分大約是工資的50%。 德國另一家公司也有同感。制造開關柜的Rittal公司在上海生產(chǎn),該公司長駐上海的主管說,中國職工的工資雖然低,但他們往往提出很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免費在食堂用餐,上下班接送,經(jīng)常組織帶家屬的周末旅游。在德國,沒有人會出這一招,不會希望總讓公司擔負費用。Rittal沒有其他選擇,因為工人總跳槽,他們必須不斷培養(yǎng)新員工。 在深圳、上海、香港這樣的大都市,工資水平已接近西方,最重要的原因是競爭激烈。競爭不局限在西方公司之間,西方公司也要面臨來自中國公司搶人才的壓力。歐洲人對中國員工跳槽的現(xiàn)象歸結(jié)為缺乏忠誠度。 人才跳槽最嚴重的要數(shù)銀行業(yè)。上海德累斯頓銀行分行一下跑了整個部門的中國職員,因為競爭對手開出了更高的薪水。隨著中國進一步開放銀行服務市場,這類事件的發(fā)生還會增加。 許多外國公司資助中國員工培訓費用,有的甚至送他們到國外進修,像前面提到的Rittal公司就是這樣。該公司的駐華主管說,即將出臺的新規(guī)定對公司不利,因為新法將允許找工作的人隨心所欲地調(diào)換工作。 |
GMT+8, 2025-4-20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