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CCUS技術)入選2023年度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今年,應用這一技術的浙江浙能蘭溪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集成示范項目在蘭溪市靈洞鄉(xiāng)投產,每年捕集利用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1.5萬畝森林每年的固碳量。這是全國首個萬噸級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全流程耦合示范項目。 何為碳捕集?項目成員祁志福介紹,一方面,我國電力、交通等行業(yè)排放量巨大,化石能源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80%以上。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其實是個“寶”,有著豐富的碳資源,“碳捕集就是從含有多種氣體的煙氣中,準確‘捕捉’二氧化碳,用來二次利用! 簡單來說,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是一個讓二氧化碳變廢為寶的過程,也是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托底性技術。但這背后,面臨著碳捕集能耗高、效率低、規(guī);瘧秒y等重重困難,多年來,國內外一直在研究CCUS技術突破的關鍵。 從文獻調研、分子構效關系研究開始,到實驗室搭建實驗臺、進行實驗測試……2021年起,中國工程院院士、白馬湖實驗室主任高翔帶領團隊一直從事先進碳捕集材料的產學研聯(lián)合攻關。此次入圍的這項核心技術之一,就是研發(fā)出了高效率、低能耗的碳捕集材料。 據悉,浙江浙能蘭溪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集成示范項目就是國內首次將二氧化碳礦化加氣砌塊技術應用于工程實踐的示范項目。在連續(xù)運行試驗期間,該項目平均碳捕集率高于90%,捕集純度高于99%。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用于礦化養(yǎng)護加氣砌塊,也可用于壓縮液化制取食品級干冰,實現(xiàn)100%消納利用。 |
GMT+8, 2025-4-2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