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愛吃鮮族飯館兒里的東西,冷面那是從小吃到大。辣白菜不記得是從啥時候開始愛吃的,因為俺小時候一直分不清楚,冷面里切成絲的泡菜和整顆的辣白菜是不是一種東西,為啥味道不一樣,卻都那么好吃呢。做辣白菜的想法一直在腦里徘徊,糾結了好久,最后決定:就沖對鮮族館子的熱愛,也一定要親手試一次。 找個方子,動手開做。其實過程不復雜,就是用到的東西比較多。別人的方子里有糯米粉,為啥我這個是韭菜呢,也顧不了那么多了,做完嘗嘗再說吧。七天后,俺做滴辣白菜能吃啦,在此期間,一直吃沒用完的辣椒醬,那是真香啊,和飯館兒里的很像呢。 總結一下這次的辣白菜,除了有點兒微咸,味道還很不錯,嘻嘻。不知道加了糯米粉的方子味道咋樣,下回還想試試。
原料:大白菜1小顆、胡蘿卜半根、蘋果半個、梨半個、韭菜一點兒、大蒜1頭、蔥白1根、老姜半塊、辣椒粉70克(最好用韓國辣椒面)、鹽50克、白砂糖30克。 做法: 先要腌制白菜: 1、沖洗整顆白菜,準備好鹽(30克); 2、白菜從根部切開一小段(5-10cm),用手掰成2瓣; 3、同樣的方法,將1/2的白菜再分別分成2瓣; 4、得到4小瓣; 5、每一片白菜葉上均勻的抹鹽,盛在干燥、無油的容器里; 6、腌制8-10小時白菜變軟,倒掉滲出的水分,抖掉多余的鹽分,用廚房紙吸去多余的水分;
然后做醬料: 7、將胡蘿卜去皮擦絲、蘋果和梨去皮切小粒,放在一個盆里; 8、姜和大蒜用壓蒜器壓成泥,加入盆里; 9、韭菜切成小段、蔥白切末,也加到盆里; 10、再加入辣椒粉、白糖和剩余的鹽; 11、充分攪拌,靜置半小時;
最后涂抹發(fā)酵: 13、將瀝干水分的白菜鋪好,逐片涂抹醬料; 14、每一片都涂抹均勻; 15、將1/4瓣白菜從低端卷起,放在保鮮盒里; 16、其余做法一樣; 17、蓋上保鮮蓋,放在冰箱里發(fā)酵7天左右; 18、7天后,可食用。
補充: 1、這次做的有點兒微咸啦; 2、辣椒面最好用韓式的,顏色重,沒那么辣,吼吼。 |
GMT+8, 2025-4-26 06:21